消息
今天早些时候我撰文谈及7月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0%。文中提到特斯拉2025年7月的平均成交价(ATP)较2024年同期下降超5,000美元。但直到仔细研究凯利蓝皮书关于车企平均成交价的数据表后,我才注意到另一个关键点。
其中一份数据表显示了各汽车集团2025年7月、6月及2024年7月的平均成交价,以及相应的环比和同比变化率。另一份表格则按汽车品牌呈现相同维度的数据。
最新发现是:在所有车企中,仅特斯拉和Stellantis出现平均成交价同比下滑,降幅分别为9.1%和6.8%,其他厂商均实现售价上涨。
从2025年6月到7月的环比数据看,共有六家车企出现价格下跌:吉利集团(-0.2%)、梅赛德斯-奔驰集团(-0.3%)、通用汽车(-1.7%)、特斯拉(-2.4%)、大众集团(-2.6%)和Stellantis(-2.9%)。
价格下跌可能源于多重因素:其一是制造成本下降传导至终端售价,特斯拉部分适用此情况;其二是低价车型销售占比提升,例如更多消费者选择基础版Model 3/Y,而非Cybertruck、Model S/X或性能版车型。
第三种可能是车企面临库存压力,被迫降价促销。结合特斯拉持续一年的销量未达预期、不断增加购车优惠、以及库存车折扣等迹象,这很可能是影响其利润率的主因。值得注意的是,特斯拉毛利率近两年已大幅缩水。
总体而言,降价虽利好消费者和电动车普及,但特斯拉面临的深层危机在于:需求持续疲软导致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。虽然目前季度盈利和未来产品炒作仍能维持表象,但若降价-缩水-滞销的恶性循环持续,终将危及财务健康。
今年第三、四季度的销售与财报数据,将成为观察特斯拉走势的重要窗口。
太棒了!分享到: